您现在的位置: 火炭母 > 火炭母生理特性 > 正文 > 正文

南北有别,祛湿方法须得当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3 20:49:55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72206.html

湿热季节稍不注意,人就容易被湿热入侵,令人特别疲劳,出现头昏脑胀、四肢沉重、神疲乏力、浑身不适等症状。不少北方人对南方的湿热天气非常不习惯,整天觉得黏糊糊的,怎么洗都不干爽。其实不仅南方湿,北方也湿,让人生湿除了气候,一些生活方式也会内生湿邪。

南北湿证有别

南方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湿润多雨,雨热同季,加上江湖密布、山多林密,以及台风、冷暖气流交集等,都会带来连绵阴雨,确实潮湿,从小暑节气开始,全国各地陆续进入多湿季节。国医大师路志正曾提出“湿邪不独南方,北方亦多湿”。其实北方夏季的气候跟南方有点接近,尤其在伏天,均多雨闷热,只是南方从每年4~10月都是多湿季节,北方则比较集中在7~9月,也就是说,这几个月全国气候正是多湿。中医认为,从湿邪来源看,南方外湿较显著,北方内湿较多见;从湿证类型看,南方偏湿热,北方偏寒湿。究其原因除气候外,还有饮食因素,如南方人喜欢吃烧鹅、烧乳猪、叉烧等高温烤制的肉类,较为油腻不易消化,多吃易酿生湿热;较之北方人更嗜食酒肉、凉菜,这导致北方人容易产生内湿。

南方人多湿热,不仅是因为地处亚热带,潮湿、气温高,还跟南方人喜欢吃煎炸、烧烤食物有关。因为,脏腑功能不调,也可导致湿邪内生,而脏腑功能不调,又以饮食不当导致的脾胃功能失常最为常见。饮食不当则脾胃受损,致脾的运化功能减退,体内的水谷精微不能输布,水湿聚集于体内则成湿邪。医学专家建议,在多湿季节最好少吃生湿食物,以防机体生内湿,如炸薯条、炸鸡、烧鹅、烧乳猪等煎炸烧烤食物,麻辣火锅、川菜、湘菜等辛辣食物,凉菜、冰啤酒、雪糕等冰凉食物,芒果、菠萝、榴莲等湿热水果。

祛湿方法应对证

中医祛湿需辨寒热,体内湿邪也分寒热,有人是寒湿,有人是热湿。中医养生提倡未病先治,可通过药膳、药浴、艾灸之法祛湿,而最保险的祛湿法,那就是运动。运动有助于激发人体阳气,阳气充足,则脾胃运化功能增强,减少体内水湿停滞。同时,运动排汗,也有助于祛除湿气。专家建议,人们可以选择慢跑、走路、练八段锦等中低等强度的运动,以自觉微微出汗为宜;不建议夜间、清晨进行运动,因雾气较重时,祛湿不当反而招来外湿。

运用药膳调理,要注意药性与湿气的类型、个人体质都必须对应,才会有祛湿效果。否则,祛湿的汤或茶不仅影响祛湿效果,甚至还会加重体内湿气。例如,组方有薏苡仁、蒲公英的祛湿茶,药性寒凉,不适宜寒湿、脾虚者喝,否则寒上加寒、虚上加虚。此类清热祛湿的组方,大部分是偏寒凉药材,通过利水渗湿,实现祛湿的作用,只适合有暑热、湿热的人群。因此,中医认为,一个组方是否合理,关键要看功效定位和对适用人群的甄别,祛湿对证即养生,若不对证则伤身。

寒湿证,证见容易疲倦,怕冷,吃凉食或受凉后容易腹胀腹泻,纳差,口淡不欲饮,浮肿,舌苔白。

可用调理方:生姜20克,党参10克,砂仁6克,陈皮5克。水煎取液,当茶饮。

此外,煲汤、炒菜时,适宜加入温性的姜片、花椒、陈皮、砂仁,能起到苦温燥湿的作用。寒湿者多脾胃虚寒,可适当加入健脾的药材,如茯苓、淮山、党参。常见的祛寒湿汤有太子参茯苓陈皮排骨汤、扁豆茯苓猪骨汤等。

热湿证,证见口苦口干,困倦乏力,嗜睡,咽部分泌物较多,便秘或大便黏腻不爽,烦躁不安,舌苔厚黄。

可用调理方:蒲公英、绵菌陈、火炭母、紫苏叶各30克。水煎取液,当茶饮。

此外,如果湿重于热者,可用偏凉性的土茯苓、薏苡仁等煲汤;湿热并重,甚至热重于湿者,可用偏寒性的绵茵陈、蒲公英、鸡骨草等。常见的祛湿热汤包括土茯苓粉葛冬瓜猪骨汤、蔻仁白扁豆鸡脚汤、木棉花莲蓬薏米汤、绵茵陈鲫鱼汤等。

辨不清寒热者,可用四神汤调理:茯苓、淮山、莲子、芡实各20克。水煎取液,当茶饮。

此外,宜用性味比较平和的祛湿药材煲汤、煮粥,如芡实、白茯苓、扁豆、淮山等。药浴、艾灸可振奋脾阳、助阳化湿。

祛湿药浴方:佩兰、藿香、艾叶适量,水煎煮后,把药汁兑入洗澡水中泡浴。方中佩兰、藿香芳香化湿,艾叶祛寒散湿,均有助于机体祛湿。艾灸温热,可以振奋脾阳,阳气充盈后,能化、能行、能走,这样就也能够把湿气化掉。艾灸取穴主要以脾经上的几个关键穴位即可,如足三里、神阙、三阴交、阴陵泉、商丘等。

吕斌

值班编辑

毛凯亮

值班主任

张海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otanmua.com/sltx/526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火炭母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