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山药的营养价值及正确吃法山药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山药的功效与作用:山药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块茎,山药的功效是补脾,养肺,固肾,益精,山药的作用是治脾虚泄泻,肺虚咳喘,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山药用药禁忌是湿盛中满或有实邪,积滞者禁服山药。
基本概述药名:山药
别名:署预、薯蓣、山芋、诸署、署豫、玉延、薯药、怀山药、蛇芋、白苕、九黄姜、野白薯、山板薯、扇子薯、佛掌薯。
功效分类:补益药。
性味:甘、平。
归经:肺经、脾经、肾经。
功效:补脾、养肺、固肾、益精。
主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补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黄用。
药材基源:山药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块茎。
功效作用2、山药补下焦虚冷,小便频敷,瘦损无力:薯蓣于沙盆内研细,入铫中,以酒一大匙,熬令香,旋添酒一盏,搅令匀,空心饮之,每旦一服。《圣惠方》
3、山药日干捣细筛为粉,食之大美,且愈疾而补。此有两种:一者白而且佳;一者青黑,味亦不美。蜀道者尤良。《唐本草》
4、山药治乳癖结块及诸痛日久,坚硬不溃:鲜山药和芎藭、白糖霜共捣烂涂患处。涂上后奇痒不可忍,忍之良久渐止。《本经逢原》
5、山药治心腹虚膨,手足厥冷,或饮过苦涩凉剂,晨朝未食先呕,或闻食即吐,不思饮食,此乃脾胃虚弱:山药一味,锉如小豆大,一半炒热,一半生用,为末,米饮调下。《普济方》
食用方法1山药糖
材料:党参粉20克,山药20克,白糖50克,熟植物油适量。
做法:
1、将山药研粉,过筛;白糖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熬至浓稠,加人党参粉、山药粉,搅匀,停火。
2、糖汁倒入涂有熟植物油的搪瓷盘中摊平,晾凉,用刀划成小块,包装或装人糖盒即成。
用法:每日1-2次。每次食用1-2个。
功效:健脾除湿,益肺固肾,益精补气。适用于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遗精、带下、小便频数等症。
2玉米山药排骨汤
材料:小排骨,水果玉米,胡萝卜,山药,盐,姜片
做法:
1、小排骨洗净,飞水;
2、锅中放多量水,小排骨,姜片,烧开后转小火;
3、焖煮45分钟后,加入胡萝卜,玉米续煮10分钟;
4、加入山药,继续焖煮5分钟;
5、出锅前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玉米中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都比较丰富。由于黄玉米中含有维生素A,对人的智力、视力都有好处。玉米脂肪中的维生素较多,对防止细胞氧化、衰老有益处,从而有益于智力。玉米中粗纤维多,食后宽肠,有利于消除便秘,有利于肠的健康,也间接有利于智力功能的开发,有一种甜玉米,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中以健脑的天冬氨酸、谷氨酸含量较高,脂肪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油酸等聚不饱和脂肪酸。也适用人群孕妇。
3薏米芡实山药粥
材料:薏米50克、芡实30克、山药克、胡萝卜少许、青豆适量、冰糖适量。
做法:
1、薏米芡实山药粥食材。
2、薏米和芡实用粉碎机达成粗粉(用粉碎机打20秒左右即可),山药切成公分丁入水中,胡萝卜切成丁,青豆准备好。
3、薏米芡实粉提前用水泡。
4、青豆焯水一下备用。
5、水开后下入泡发好的薏米芡实粉糊,开锅后放入胡萝卜小火煮5分钟左右。
6、放入青豆在煮3-5分钟即可。
7、粥做好了,喜欢吃甜的可以此时放点冰糖粉搅拌均匀即可。
4冰糖山药
材料:山药克,冰糖半碗,清水6饭碗。
做法:山药去皮切成方块,加冰糖、清水先用大火煮滚,再改小火煮烂(约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滋阴,补肾,健脾,化湿、缩尿止遗。
5山药炖排骨
材料:山药克,排骨克,料酒10克,姜5克,葱10克,盐4克,味精2克,鸡精2克,胡椒粉2克。
做法:
1、将山药用温水浸泡一夜、切成片,排骨洗净、剁成段,姜拍松,葱切段;
2、将山药、排骨、料酒、姜、葱同放炖锅内,加入清水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35分钟;
3、最后加入盐、味精、鸡精、胡椒粉,山药炖排骨即成。
功效:山药炖排骨是一道食补汤品,主要食材是山药和排骨,主要烹饪工艺是炖。成品脆滑爽口,营养丰富,宜多食用。
用药禁忌湿盛中满或有实邪、积滞者禁服山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