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馆老院长秦孝仪曾说:“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一道海峡隔开了两个故宫博物院,两院孰优?应该说各有千秋,但都不完整。台北故宫博物院70万件藏品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超过了万件的珍藏同样无人匹敌。但只有两院合在一起,才能是一个完整的故宫。
▲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夜景)
金石民国时学者重金石研究,且鼎被认为是国家的象征,所以带走了件青铜器,成为台北故宫如今的一大特色。
▲西周毛公鼎
▲西周毛公鼎铭文
▲西周散氏盘
▲西周晚期铜宗周钟
▲殷墟晚期至西周早期亚丑方簋(Guǐ)
书画文人重视书画,书画也好运载,当年共带了件去台北,其中仅宋画即达件。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怀素自叙帖
▲郭熙早春图
▲苏轼寒食帖
陶瓷或许是陶瓷不方便携带,只拿走了一部分,计件,但却集中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各瓷器陈列室与敬事房的精品,可谓名窑毕备。
▲五代越窑青瓷洗
▲北宋定窑白瓷婴儿枕
▲北宋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
▲北宋汝窑天青水仙盆
▲南宋官窑青瓷贯耳壶
▲南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
▲元钧窑天蓝紫斑如意枕
▲元钧窑天蓝紫斑如意枕(底部)
▲元景德镇窑霁青单把杯、盘
▲明五彩龙凤大盘
▲明宝石红僧帽壶
▲清雍正珐琅彩蓝料山水把壶
▲清乾隆粉红锦地番莲碗
玉器中国有君子佩玉之说,所以玉器被带走的也不少,有1万多件。
▲战国玉螭纹觿(xī)
▲蒙兀儿帝国白玉嵌红、绿宝石盘
▲蒙兀儿帝国玉瓜瓣杯
▲南宋、明玉荷叶杯
▲宋、辽玉镂空龙纹盘
▲清乾隆玉鸠杖首
▲清翠玉白菜
▲肉形石
文献台北故宫拥有不少宋版书籍和重要的清代文献,为印证历史事件留下了完整而珍贵的资料。
▲宋孟子注疏经解
▲明永乐大典
▲清四库全书
▲清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清乾隆暹罗国金叶表
▲诏书同治亲政诏
▲清光绪国书—清廷致法国国书
宫廷台北故宫在宫廷文物收藏上比较缺乏,可能是当时学者觉得清朝的东西不是太珍贵吧,只带了一小部分珍品。
▲仪仗大婚用金八宝双凤纹盆
▲仪仗大婚用金罐
▲仪仗大婚用金亭式香薰
▲乾隆玉玺“八征耄念之宝”
▲清雕紫檀多宝阁方匣
▲清雕紫檀多宝阁方匣(打开)
▲清竹丝缠枝番莲多宝格圆盒
▲清镀金内填珐琅累丝盒
▲清象牙雕人物玲珑提食盒
▲清象牙雕人物玲珑提食盒(局部)
▲清象牙雕人物玲珑提食盒(局部)
海峡再宽,也阻隔不了年同气连枝的文化根源。血脉同宗,流淌的是祖先的智慧和先人们对生活极致的追求。沿着历史的足迹抚平时代的创伤,双院合璧之时,必将是举国欢庆之日。今天,若有机会踏上那一边的国土,一定要去故宫博物院走走、看看,相信你会更加期待“两个故宫”的早日合璧。
协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otanmua.com/sltx/4778.html